其他

柏峰|读书

2017-05-15 柏峰 东方散文
东方散文

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

ID:dfsw123456

东方散文

春季版

读书

柏峰

偶然看到墨色氤氲着古韵的珍贵的宋版书,眼睛立刻移不开了,玉色纸面,清爽宜人,至今仍然散发着沁入心脾的松香,简直令人陶醉,仿佛在灯火阑珊处遇见了一位风致优雅长裙飘飘的女子,那一瞬间的目光相接,好像几百年前丢失而今蓦然相得的喜悦,轻岚一般荡漾在心头……

讲究图书的版本,却不喜欢硬装书,喜欢的是纸质淡雅轻柔轻轻一握便能盈满了指间那种书,神清气爽,眉目疏朗,一册在手,赏心悦目。随意翻阅,自有书卷芬芳从那字里行间云卷风舒扑面而来。读了半辈子的书,积累了能叠成小山的书籍,但还是由着性情一路逶迤徐徐读去不知伊于胡底。张岱甚喜有癖之人,说是人若有癖方可相交,不知天下有无书癖,书癖之人不知能与相交?

把早年豪情万丈收拾在岩石一般的胸腔,陆游中年以后,移居镜湖碧翠如茵的小山,翻检出家中旧藏,每日手捧一卷,端坐读书。一日,诗情忽来,不仅吟哦道:

羸驱抱疾时时剧,

白发乘衰日日增。

净扫东窗读周易,

笑人投老欲依僧。

南宋是古典文化的巅峰,陆游此刻所读的《周易》必定是一目了然,泾渭分明的朱墨套色刻本。人在中年之后,风刀霜剑,饱经世事,此时读易,醍醐灌顶,豁然开朗,多有心得。读书不只增长学问,亦可怡悦性情,若是遇见契合自己胸臆的好书,读到会意之处,闭目神驰,也少不得在那书页空疏间施以笔墨,或记心情,或发议论,不经意间却留下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文字。元代画家赵孟頫一则题识,寥寥数字,情景交融:

霜月如雪,夜读阮嗣宗《咏怀》诗,九咽皆作清冷气,而是书玉楮银钩,若与灯月相映,助我清吟之性不浅。

读书之人必定爱书,得天下好书而藏之,是人生至乐也。司马光曾对自己的儿子如是说:“商贾聚藏货币,儒者则只有这些罢了”。宋朝的书籍,多是蝴蝶装,每年初伏天气,不辞辛苦,在院落罗列几案,将虽久读仍然触之如新精心收藏的图书,在太阳光线下暴晒,一为除潮,二为防虫,就像六月天看着收获在场麦垛子的老农,或者像守财奴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数着金币一样,他端详着蓝色锦缎做成封套层层叠叠的书,满意地笑了。这一笑,煌煌巨著《资治通鉴》降临在汴河岸边曲径通幽的青砖院落里。

董桥先生钟情收藏明清雅致之极的零碎,并能把这零碎镶嵌在自己的小品之中,古色古香,神完气足,优雅的文字只和那清秀蕴藉的薛涛笺相配。其实,万水千山走遍,引动心底情愫的却是石坡上那雨后的一丛幽兰;江边竹林深处,暮春时分一株薄红的海棠,娇娆得吃紧。――最使人魂牵梦绕的正是那横平竖直笔墨饱满高天厚地版式适宜的书,相遇相知,无不沐手焚香,如同轻抚深秋清晨玫瑰枝头在寒风里瑟缩一朵迟开的花。

澄心堂玉色凝霜柔韧轻盈的纸张刻本,遗传下来的确实不多了,侯门似海,相见无期。不过,若是用心搜索,也说不定哪天在城市偏僻一角的小书店落满尘土的架子上,顺手一抽,蓦然,几册清新如宋人小令的跃入眼帘,虽说绝非南宋刻本,却也端的异常可爱:在长安城里书院门的一家书肆,淘得《陶靖节诗集》,终朝采蓝,不盈一,正合心意,风清月明,楚楚动人,自然珍贵无比,相携还家!

得之是幸,不得亦不幽怨,因缘天定。真羡慕顾炎武一袭素衣,戴笠而行,赶着三两头毛驴,逐书而去,若是访得世外纯情同道,青枝绿蒿暂且安居,焚膏继晷,日夜读书,其乐何如,其乐何如!

读书且读原书,不必纠缠注疏。清人钱聚仁根据乾隆石经统计出“十三经”是647560字,如是字数不过是沉甸甸现代两部长篇小说而已,倘若按照《曝书杂记》作者提供的读书以字为计的方法,“每日能温熟一千字,两年可毕”。此法甚好!

今日芒种,窗外蜀葵迎风吐艳…… 


作者简介

作者简介:

柏峰,陕西蒲城人。著有多种文学理论专著、散文集。曾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,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


东方散文,感情求真,思想求深,角度求新,视野求广,语言求美。请支持如下稿件:人性之美、大爱情怀、乡愁、亲情友情爱情、生态情怀、性灵自然等。

主编:刘莉

 微信号:buxiangxin6666

东方散文合作平台:今日头条、一点资讯、凤凰网,一经采用,全网推出。

微信号:dfsw123456

普通投稿邮箱:hebeilli@163.com

曲江楼观杯征稿邮箱:dfsw1997@163.com

重要通知


【万元大奖 等你来拿】首届“曲江楼观杯”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征文启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